太和县属于哪个市
安徽省阜阳市。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古名鹿上、邢丘、廪丘。位于阜阳市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市、亳州市之间,总面积186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太和县下辖30个镇、1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截至2022年末,太和县常住人口136.9万人。
太和自秦朝置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元大德八年(1304年)改太和县,寓意太平祥和。境内有七处故城遗址、楚都古钜阳、五处古文化遗址和元代文庙建筑群等古建筑,历史名人有汉章帝师张酺(pú)、东汉清诏使范滂(pāng)、清朝两广总督徐广缙等。
太和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
气候特征:
太和县地处亚洲大陆东部,气候按中国自然区划分为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温润地区,又接近北亚热带气候,实质是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其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
但因处在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天气往往变化无常,低温、连阴雨、旱、涝、冰雹、霜冻和大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出现,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气温:年平均14.9℃。1月份最冷,平均0.7℃,7月份最热,平均27.9℃,年温差27.2℃。
1959年至1985年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为-21.3℃,最高和最低温差62.1℃。太和县1959年至1985年的气象记录最低气温低于-20℃的年份有5年,最高气温超过40℃的年份也有5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和县
安徽太和县属于哪个市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古名鹿上、邢丘、廪丘。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总面积1822平方千米。
太和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
太和县风景名胜:
1,太和文庙
太和文庙位于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黉学街35号,占地面积4620平方米,折7亩,为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达鲁花赤李英创建,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2,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主体为耿楼河道湿地,位于太和县城周边,延伸面积达20平方千米,湿地河流、沟渠、沼泽集中连片,相互连通,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复合湿地系统,发挥着行洪、灌溉、航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属于哪个市
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_。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颍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沧桑何处问真情,一日重新订万年"。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凭着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在新的世纪里,抒写太和更加绚丽的画卷。

社会事业
太和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椿樱之乡”之美誉。而今,科技、文化、体育、教育、卫生事业引人瞩目,多次荣获“田径之乡”、“书画之乡”等光荣称号。全市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 万多人,现有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 所,小学 所,教学设施、师资水平和学生素质等在省内外享有声誉,每年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5000多名。其中省重点中学——太和中学、太和一中为清华、北大等国家级重点院校培养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
基础设施
太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京九铁路、漯阜铁路穿境而过,境内建有7个车站;105国道、308省道和南洛高速公路在县内纵横交织,颍河黄金大道经过太和40多公里,县城距阜阳4C级机场和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仅37公里,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六纵六横"的道路框架使城区面积扩展到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15万。供电、通信网络覆盖全县,设施先进完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有力的保障。
服务设施
太和县社会安定,政策稳定,法制日益健全,可为客商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生产资料、信息、技术和劳务市场逐步完善。银行和保险机构健全,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市内有阜阳市全市唯一的一家四星酒店——华源国际大酒店和三星级的镜湖宾馆等中高档宾馆10多家。其中华源国际大酒店是“华药会”(国内医药界规模影响最大的盛会之一)每年的指定接待酒店!
2020年12月,2020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名单发布,太和县名列第34。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太和县入选。
2020年4月,太和县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录。
2020年3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9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太和县位列第99名。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太和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农业农村部推介太和县为第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7年2月,太和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4年,太和县位列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47名。
太和县属于哪个市

太和县属于安徽省阜阳市。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临涡阳、利辛,南抵阜阳,西接界首,西南与临泉相接,北与亳州市谯城区为邻,西北与河南省郸城接壤。县境介于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之间,总面积1822平方千米。东南经凤台、淮南去合肥224千米,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千米。东去津浦路至蚌埠209千米,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千米。太和县境南北长52千米、东西宽60千米。
太和县境内地层0—40米深度内为全新统,40米以下为更新统。更新统上部,顶部岩性为青黄杂色亚粘土,颜色杂乱,较硬,干后坚实,切面光滑,有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有裂隙,但发育不全。全新统分上、中、下3段。全新统下段顶板埋深18—24米,厚20米左右。顶部为灰黑色、紫灰色亚粘土,致密,干后坚硬,颗粒细腻,稍有滑感,裂隙不发育,含有较多地腐植质,可能为风化壳,此层是全新统下段的标志层。单层厚度4—8米,部分地区10米以上,向东南较薄,只2米左右。中部变为灰黄色亚砂土或粉砂,厚4米左右,至南部增厚,为6—8米。一般层次多,沉积不稳定,多是薄层相间的粉、亚砂与亚粘土互层。分选较差,在亚砂土内多含有钙质结核,是全新统与更新统的分界标志层。
太和县地处亚洲大陆东部,气候按中国自然区划分为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温润地区,又接近北亚热带气候,实质是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其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但因处在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天气往往变化无常,低温、连阴雨、旱、涝、冰雹、霜冻和大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出现,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气温:年平均14.9℃。1月份最冷,平均0.7℃,7月份最热,平均27.9℃,年温差27.2℃。1959年至1985年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为-21.3℃,最高和最低温差62.1℃。太和县1959年至1985年的气象记录最低气温低于-20℃的年份有5年,最高气温超过40℃的年份也有5年。
安徽太和县属于哪个市
阜阳市
根据查阅相关公开信息,安徽省太和县是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划,地处安徽省中部,阜阳市是安徽省地级市之一,下辖9个县级行政区,太和县是其中之一
太和县属于哪个市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古名鹿上、邢丘、廪丘。
太和县,别名细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曾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的称号。安徽省简称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合肥市,位于华东地区,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
安徽省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
气候特征:
太和县地处亚洲大陆东部,气候按中国自然区划分为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温润地区,又接近北亚热带气候,实质是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其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
但因处在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天气往往变化无常,低温、连阴雨、旱、涝、冰雹、霜冻和大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出现,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气温:年平均14.9℃。1月份最冷,平均0.7℃,7月份最热,平均27.9℃,年温差27.2℃。1959年至1985年极端最高气温40.8℃。
太和离安徽的哪个地方最近?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北部,东临亳州市蒙城县,南抵阜阳市颍泉区,西接阜阳市临泉县,北与亳州市涡阳县为邻,西北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毗邻
因此,太和县离安徽省的亳州市最近